新闻资讯

扩大内需如何破局?投资、财政 *** 不可忽视

记者 闫桂花

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已成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在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182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上,与会专家认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但考虑到一些短期约束,财政 *** 和投资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一鸣指出,过去,中国在应对经济下行时多依赖投资拉动,但随着投资空间收窄、地方债务压力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低迷等负面影响,这种模式已不可持续,为此,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型。

通过消费来引导投资……从注重物的投资转向更加注重人的投资,才是形成和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和有效的制度安排。”王一鸣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也认为,扩大内需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迫切需要,更关乎长期可持续发展。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任务之首。

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2月20日,国务院以“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为主题,进行第十二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要大力促进服务消费,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供给水平,特别是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重点,加快补齐相应的服务短板。

王一鸣指出,服务消费可以成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建议在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适度放宽准入,放松价格管制,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从而拉动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

他还建议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常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仅后一项就可以将相关人群的消费意愿提高30%。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建议从收入分配入手来提振消费。他说,需求不足,其实指的是有效需求不足,归根结底是收入分配问题,因此,根本的解决方案是让更多收入流向消费者。增加居民收入、调节收入结构是上策,增加企业分红、划转国有资金充实社保是可行路径。

徐高表示,根据其团队测算,如果把10万亿元的非金融国有资本权益划入社保基金,按照当前市场估值,可以增加社保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万亿元。按照社保基金成立至今超过7%的投资回报率,新增资产每年大概能够创造1.5万亿元的收益。如果将这一部分收益分配给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群体,每年可以增加这一群体收入超过20%,带动全社会超过1万亿元消费。

不过,徐高同时指出,短期内提升消费,还需要宏观政策去 *** 消费之外的其他内需,也就是通过投资来创造需求、稳定增长,短期内必须接受较低的投资回报率。另外,房地产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发力,通过化解房地产的矛盾稳定宏观预期。

张斌也表示,短期内要走出需求不足的局面,“不能把宝全押在消费者身上”。据他测算,单纯靠消费,需要增长15%-20%,才能达到合理的价格水平。“很难想象,什么样的改革、什么样的变化,短期内能带来消费这么大的增长。”

除此之外,学者们均认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王一鸣强调,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核心是要确保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GDP增速,从而对需求产生正向的拉动效应。目前来看,政策力度还没有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加大。

王一鸣预计,今年会较大幅度地提高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 *** 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加大财政支出的强度。另外,他还建议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进而带动全社会更低工资和薪酬水平的提高,从而实质性地提高居民收入。

  • 美国关税消息引发欧洲市场下跌 海运巨头马士基下跌8%
  • 美政府已禁止其驻华人员与中国公民发生恋爱关系?外交部回应
  • 美媒:特朗普核心圈子建议暂不要与普京通话
  • “80后”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苏昊拟任区委常委
  • 马上评|“智驾”不是自动驾驶,司机、车企都不能含糊
  • 尹锡悦遭罢免,大戏开场
  • 大热过后,露营帐篷正“打骨折”清仓
  • 重磅!中方反制:对美加征34%关税!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美股盘前暴跌,美指期货狂泄超1100点,国际油价跳水
  • 特朗普表示他 “尚未考虑” 竞选第三届总统
  • 新华时评丨关税战,一场饮鸩止渴的游戏
  • 光大期货:对等关税推升避险情绪 黄金继续上扬
  • 到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看一场木刻原版画展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坚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在经营上即时做了三方面的调整
  • ADP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出现自2022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 澳媒炒作中国科考船途经澳附近海域,中使馆:不要妄加揣测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