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培养AI时代科学传播人才,专家齐聚复旦大学探讨育人新范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科学传播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3月28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AI时代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来自业界和学界专家就AI数智化时代的科学传播领域高素质复合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展开热烈研讨。

跨学科融合:打造“科学传播与数字媒体创作”学程

打造原创内容精品、培养具有文化创意和新媒体技术能力的复合型科学传播人才,是我国科普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如何将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如何培养既懂科学知识、又具备新媒体技术和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复旦大学整合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艺术教育、管理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资源,联合业界专家,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新范式。

会上,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院系的教授,以及科技传播领域的资深媒体人,围绕“科学传播与数字媒体创作”学程建设展开深度交流。

学程(微专业)是围绕新兴的、交叉的学科前沿方向而建设的一组有主题、系统性的课程模块,鼓励不同院系和学科的师资交叉融合。科学传播与数字媒体创作学程以系统化课程为基础,结合实践项目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传播内容策划、数字媒体产品 *** 及技术应用能力,旨在培养具有文化创意和新媒体技术能力的复合型科学传播人才。学程的工作思路是“以学程孵化项目,以项目 *** 精品,以精品培养人才”,经过市场和社会检验的项目精品能更大程度体现人才培育的成效,这要求学程建设需凝聚高校教师队伍和业界专家队伍两支重要队伍。

展望未来:明晰AI时代科学传播人才培养逻辑

与会专家围绕行业痛点和学程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度研讨。经过多维碰撞,与会专家就课程体系设计、跨学科师资协同、实践项目创新等核心议题达成共识,提出构建“模块化课程+项目制实训+动态评价”的立体化培养框架。在本次研讨会的深入探讨与多方共识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科学传播与数字媒体创作”学程体系为基础、选修、实践三大板块,其中,《科学传播概论》《数字出版》《科学传播与数字媒体创作实践》《科学艺术》为必修课程,设计基础与营销管理、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为两个重要的选修板块,实践板块“科学传播与数字媒体创作实践”是学程重要的项目孵化环节。

本次研讨会为AI时代的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学程应通过长周期项目培育学生持续创新能力,以校企合作、工作坊和项目孵化等多元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使命驱动型成长,以更好适应AI时代的社会变革。

(原题为《培养AI时代科学传播人才,专家齐聚复旦大学探讨育人新范式》)

  •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巨亏之后,碳酸锂价格何时爬出7万元“坑口”?
  • 一文看懂2025GTC:AI推理时代到来,英伟达推出“算力核弹”
  • 解构对等关税:一份或致美国GDP损失1.07万亿美元的“疯狂”计划
  • 3月20日增减持汇总:新钢股份增持 浙江医药等11股减持(表)_财经新闻
  • 曼哈顿豪华房地产市场迎来六年来最佳第一季度
  • 尾盘:美股小幅走高 市场聚焦特朗普关税
  • 韩束要出香水,但吕义雄的美妆集团梦更难实现了
  • AI应用:GPT-4o原生生图功能发布和迭代后热度高涨 吸引了投资者等群体关注
  • 口腔材料公司沪鸽再次谋求上市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迎来多个考察团,校长王树国再与外界交流
  • 富士康计划2025年在印度生产多达3000万部苹果iPhone
  • 基本面 | 连续创新高!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49小时
  • 乐事客服回应薯片含致癌添加剂:含量符合国家规定
  • 丽人丽妆2024年营业收入17.28亿元,玉容初等自有品牌营收增长超140%
  • 美国防长被告了,法官要求保留“群聊泄密”事件记录
  • 关键词: